潘东旭:目睹死亡不恐惧 毛主席说死人的事经常发生
2015年01月21日 16:08
来源:凤凰卫视
0人参与 0评论
陈晓楠:革命之势吸引了大批知青 现今却已无据可考
解说:不久,再一个知青点传出消息,16岁的康国华没有返回自己插队的村寨,冒着暴雨直接走向了那异国的战场。
康国华:真正真格的话是不问你的出处,真正看你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呢,那就只有这个战场,有一种悲壮的心情,就想起了荆柯刺秦王的那首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
陈晓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成立于1939年几经沉浮的缅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武装力量迅速增强,根据地也在不断地扩大,在鼎盛时期缅共一共控制了近十万平方公里,大概是二百万人口的土地。
人民军达到了五万之众,成立了东北*、中部*、八一五*还有以克钦族为主的一零一*四个*,和政府军形成了对峙之势。和中国毗邻的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的革命也吸引了一批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的知青的目光,炙热的革命激情让他们穿越国境,投入到了这场国际革命当中。
对于这批知青的真实数据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仅仅有一些资料,显示出1966年缅共武装大概是数千人,可是到了中国知青下乡的1969年,游击队的人数就一下子激增到了近三万人,有一个曾经在人民军征兵站工作多年的老知青他这样回忆,他说最多的一天曾经创造过日接待中国知青六百人的记录。
解说:潘东旭和两个知青经过数天长途跋涉来到了云南省潞西县境内的中缅边境,他们趟过猛固河,走进了缅北的丛林。
潘东旭:缅北战场就像理想世界 参军就像麦加朝圣 大家都是信徒
潘东旭:再往前走的时候立马就有这个知青兵就迎上来了,就来主动地来问你,你是哪个学校的,很热情的,然后呢,中国现在怎么样,文化大革命情况怎么样,反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陈晓楠:真的觉得到了一个理想世界的感觉。
潘东旭:是的,就像是到麦加朝圣的那些信徒那种感觉,好像你也是信徒,我也是信徒。
解说:十四岁的潘东旭和十六岁的康国华穿越国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成为了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不久,他们就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潘东旭:所有的人都处在一种不是兴奋了,是亢奋了,根据地不断地扩大,很多民间武装都投入到共产党麾下,一下子那种欣欣向荣,知青兵也是越来越多。
陈晓楠:你们当时的那种感觉就是这场革命一定能胜利。
潘东旭:一定能胜利,我们当时就是*了这个缅甸我们又去*别的国家,很多人知青在一起就议论,我们要最后要成立一个国际劲旅,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康国华:就是说今天呢就是地真枪实弹地干了,跟所谓的红五类就是较个高下,看看谁是真的英雄,谁是真的狗熊。
打响以后十一粒子弹打完又丢了一颗手榴弹,我就冲了上去。在我们那个排我是第一冲上去的,我们冲上去我们这边就开始就倒人了,就有几个战士就倒了,那当时我只感觉到的话,子弹从我的这个身边耳边那个声音,咻咻咻咻,树枝树叶呢纷纷地滑下来掉落。
记者:没有恐惧吗?
康国华:没恐惧,敌人死的有二十多,其中有一个是从这个的话,是脸颊这边打进去,整个半边脸是掀开的,我认识的一个战友,他也被打死了。
潘东旭:我看见一个伤员了,我就爬过去,我就把他拖着他下来,那个血啊染了我一身,血块堵在他那个嘴巴上,杜着了那个,然后我们其中的一个女兵呢就说他喘不动气了,就把他那个血块给拉出来,然后他深呼吸了一下,然后肺部这个直接就像沼泽地里面冒那个泡,气泡一样的,扑通扑通地冒出血泡,这肺部这个打烂的地方。
陈晓楠:那你目睹了那个那么近切的那死亡之后不怕死吗?不惧怕死亡吗?
潘东旭:死亡是值得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那毛主席说的。
解说:不断的胜利,鼓舞着人民军将士,1970年夏天,为了打通北部根据地和中央根据地的通道,缅共人民军长途奔袭缅甸的第二大城市腊戌,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南下战役,南下战役如果成功的话,革命将呈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刚满17岁但是已经久经战火的康国华随部南下,南下战役初期,人民军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但是在腊戌地区,孤军深入的人民军遭到了政府军飞机坦克猛烈的进攻,伤亡惨重,战况急转直下。
康国华所在的部队三面受敌,情况危机,在激战了数小时之后,部队全面溃败,这时候康国华突然得知他最要好的战友沈大为牺牲的消息。
康国华:大为的这个遗体就在一个小灌木从的旁边,当时心里面就好像自己也被什么击中了一下一样的,整个身子的话都是在抖动。我们总共五个战士,就地就挖了一个坑,很浅,一米都不到,因为时间很紧,马上就要,马上就要走,那个时间军用大军用雨衣都没有,就是一块小的塑料布,刚刚能够把一个身子给他的话裹起来,把土呢就埋了起来。
这个时候命令就说赶快撤,赶快撤,没有标记,做不了了,什么都没有,全部都是这样埋的,还有一些人甚至埋都没有埋,而且就在部队撤走以后啊,还听到,有些负伤的战士已经落入敌人的手了,还听见的话是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接着呢就是一声巨响,那就是自己拿手榴弹同归于尽了。
[本贴版权归原作者及浦江情社区共同拥有,转载请申请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