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纪念馆
这里陈列的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复制图等一系列资料,首次完整地介绍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徐光启的影响。16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光启看到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他惊呆了:地球竟是圆的,这是一个他所未知的广袤世界,于是写下了《题万国二圜图序》一文。此后,他与利玛窦结识,共同翻译出《几何原本》。而一旁运用幻影成像技术的装置,为参观者演绎了他在南京夜访利玛窦的场景。这里还有20世纪初上海土山湾画馆所作的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4幅人物水彩画像复制图等一批珍贵资料。为了展示这段历史,徐汇区文化局特意到南京博物院和旧金山大学将这两件文物复制后陈列。
展馆内徐光启用过的天文仪器图片则讲述了另一段故事。明代后期,《大统历》由于长期无人修正,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对于日月交食的预测总是不准确。得崇祯皇帝之令,此时已七十高龄的徐光启,仍亲临指导和亲自进行观测。1633年,徐光启病危不起,此时《崇祯历书》的绝大部分他都已审定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纂奠定了中国近300年天文立法的基础,具有划时代得意义。而面对明末积贫积弱、外患不断的局面,徐光启忧国忧民,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他编著了许多练兵、治兵的好文章,并汇编成《徐氏庖言》,馆内展示有在他的大力倡导下从西方引进的大炮部件模型。
此外的十块碑刻,分别选自蔡元培、冯玉祥、柳亚子、邵元冲、张元济、马君武、蒋介石、宋子文等后人,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周年及350周年时的题词,反映出后人对这位创造出无数丰功伟绩的先人的缅怀和歌颂。